不如“死磕”——兼谈“一万个小时天才理论”

高中时有一位农村转来的同学B君,他刚转来时只有多余的桌子没有多余的椅子,于是他把一张桌子横放在地上,屈膝扎马步坐在上面,便开始仔细听课,大声朗读浑然不知旁人怪异的眼神。他英语极差,远逊于其他同学的一般英语水平,而当时“李阳疯狂英语”风头正劲,他也跟随潮流加入了大声朗读通背英语课文的“苦行”行列,而且是十分专情投入的大声,大声到能让教室、寝室过道的人频频侧目,甚至驻足观赏,他却不以为意,而旁人大多只认为他性格有些怪异罢了。后来“疯狂英语”潮流消褪,同学们纷纷放下“疯狂”的行头,安心回归到英语老师的课堂,大致也只有他不为所动的继续苦行。再后来文理分班后便不知道他的日常状况,但时常听到他的一些传闻,最初提及他只是一些调侃的玩笑话,而后却渐渐转成了崇拜——据说他的英语成绩突然一飞冲天,让无数英语尖子生纷纷汗颜,周考月考几经征战都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听到关于他的消息是说他高考英语成绩将近满分,去了上海某一之名高校云云,使得很多人欣羡不已。

李笑来有一句话说得很在理:李阳的成功不在于他的“疯狂”,而在于他持续“疯狂”了很久很久。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很两个很俗的词组:坚持和毅力。稻盛和夫大致说过一下类似的话:其实真正做人的道理在我们很小时候父母长辈已经全部告知了我们,就是所谓诚实、信用、善良等等,只是鲜有人把这些简单的道理彻底的贯彻各自的生活之中。似乎很多人都有一种“阴谋妄想症”,他们认为某人牛逼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籍,某人卓越一定有旁人无法得知的底牌,于是对“硅谷禁书”喜闻乐见,对新鲜的名词和理论抱着“天生”的崇拜和信任。以至于所谓一万个小时天才理论成为众多屌丝心中晋升“高富帅”的法宝,竟未发现其实则跟幼时学习的道理相去不远。

仔细想想,一万个小时天才理论和父母长辈在我们小时候教导的“做事要坚持”“要有恒心”“要有毅力”有多大的差别呢?

我想他们最大的差别在于“一万个小时”给了人一个进度表,今天练习了一个小时,就等于完了0.01%,明天练习了十个小时就等于完成了0.1%,这就好像一个变成技能加载,等加载到100%就可以立马变身“高富帅”了!天才理论破天荒的设置了一个心理预期,对!心理预期。刘未鹏说了个很好的比方,他强烈建议银行对每个业务安装进度表,时刻告诉客户此时您的业务办理已经完成了多少了,是40%还是50%,这样用户就有了一个心理预期也不至于大发牢骚投诉工作人员了。天才理论不像单调抽象的“坚持”“恒心”那样让人无法预知前景和结果从而使人来回煎熬和徘徊。天才理论就好比给人打了个包票,告诉人在一个确定的时间以后,就会肯定出现一个明确结果,以此来激发人的动力和精神来承担当下无聊、烦闷、恐惧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存在了一个预期,我们的耐心程度似乎就能够无限强化。

或者可以假设说丹尼尔·科伊尔有着天生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看透这个时代人心智的羸弱,精神的萎靡,所以让这样一个理论横空出世拯救世人,即使抛开了具体严谨的科学分析,他的理论依然也无害于大众,甚至有利于大众,至少他能给在中间线徘徊逡巡的人们提供了一把勇敢向前的推力。

然而,能够积思成言、积言成行、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一路下来贯彻到底的永远是少数中的少数。我也绝对不相信仅仅依靠计时器计算出来时间积累就能够让人的成为天才。我认为,学习密度的重要性远胜于学习时间的积累,我更相信刘未鹏对于“暗时间”的解释:

如果你有做总结的习惯,在度过一段时间之后总结自己在某某领域投入了多少时间,建议千万不要粗略地去计算有多少天下班后拿起书来翻看过,因为这样你也许会发现书倒是常翻,但领悟却不见得多深,表面上花的时间不少,收益却不见得那么大。因为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万个小时天才理论还不如“死磕”精神来得高明和宏大。“死磕”精神代表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包涵了全心投入高密度联系的学习状态和不屈不挠的斗志——但是很显然,他需要一个强大的心智做支撑——没有deadline,没有进度表,没有量化模式,没有比对范例,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已到达什么样的水准,但明显的是在这种状态下对自己的提升绝对是多层次的,不仅有技能上的,还有心性上的。而一说到“死磕”,也总能让我不由自主想起B君这个人物。

评论(15)
热度(15)